内蒙大力拓宽融资渠道
■ 殷悦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实体经济获得金融服务情况,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通过实地走访,抽取了115家有过融资行为的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自治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环境改善,但实体经济企业仍然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融资门槛高等问题。
整体稳中有进
实体经济环境改善
根据调查显示,内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总体较以往有所改进,贷款利率也保持了稳定。115家获得融资的样本企业中,有67家企业认为与一年前相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进步,占比58.3%;有44家企业认为无变化,占比38.2%;有4家企业认为有所退步,占比仅为3.5%。贷款利率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在115家获得融资的样本企业中,有68家企业获得贷款利率与一年前相比无变化,26家企业获得贷款利率与一年前相比下降,21家企业获得贷款利率与一年前相比上升。
近六成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以利息优惠为主。115家获得融资的样本企业中,有67家企业享受到融资优惠政策,占比58.3%。其中,享受贴息或利率优惠政策的企业有44家,占比65.7%;享受抵扣税费政策的企业有20家,占比29.9%;享受贷款担保政策的企业有10家,占比14.9%;享受降低贷款门槛政策的企业有5家,占比7.5%。
调查显示,商业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获得融资的首选。115家获得融资的样本企业中,79家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融资,占比68.7%,38家主要通过地方商业银行获得融资,占比33.0%,38家主要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占比33.0%,其余有7家通过民间借贷获得融资,2家通过担保机构获得融资,1家通过证券中心融资。
融资门槛偏高
企业资金支持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内蒙实体经济虽然总体较以往有了提升,但是不少企业表示在融资上还存在着融资难,导致资金落实不到位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根据调查显示,115家获得融资的样本企业中,有55家认为融资成本高是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困难,占比47.8%;有51家企业面临融资渠道少的困境,占比44.3%;有44家企业认为融资审核时限过长是融资面临的掣肘问题,占比38.3%。融资难依然是目前一大难题。
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商业银行虽然给企业提供较低利率贷款,但审核门槛很高,而且部分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需要其他附加条件。根据巴彦淖尔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映,该公司在某国有商业银行贷款3000万元,贷款利率2019年上半年比2018年上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但是需要该企业2019年在银行存款达到3000万元。而鄂尔多斯地区受访企业反映,银行贷款虽然是各企业首选融资方式,但是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的考虑,很少向企业提供长期性融资。企业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有部分受访企业表示,融资审批时间过长,手续繁琐太消耗精力。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借款,从提出申请开始,一般最少3个月,通常要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难以给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贷支持。
而银行方面表示,为防范金融风险,降低坏账比例,银行机构审批贷款过程中,重点关注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固定资产抵押物,申贷企业如果缺乏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不能提供必要的资产担保,银行会降低贷款发放额度甚至拒绝贷款。调查显示,在115家获得融资的样本企业中,有63家企业认为缺少抵押或担保是融资被拒之门外的原因,占比54.8%。
改善营商环境
拓宽企业发展道路
为全面促进内蒙经济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内蒙实体经济遇到的困境,调查队通过分析调研给出了相关方面的建议。在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放大优惠政策惠及面。相关部门应该在加大现有政策落实力度的基础上,继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融资方面,针对企业融资渠道少、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建议金融机构按照企业资金使用需求,制定多样化金融产品,为企业量身定做服务项目。同时简化审批手续,减少贷款办理时间,降低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让企业在发展中获得先机。
在针对企业缺少担保和抵押物、融资额度低的问题,建议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前景广阔、国家扶持的优质企业适当降低抵押物门槛、提高贷款额度,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优质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