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教育 >
  • 近700万人的新就业:零工经济走入县域市场

    新的就业形态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同频共振。一个用于线下支付的收钱码就“养活”了至少4个职业:收钱码系统软件开发师、物联网技师、扫码机具师与线下推广的数字...
  • “鸡娃”式教育:在压力和焦虑下,不少家长

    学英语、做奥数、练书法,基础功课门门紧凑;弹钢琴、跳舞蹈、下围棋,兴趣才艺全面开花……“课外要补课、放假不放松”,这种不断给孩子安排兴趣班、不停给孩子...
  • 给娃报班是家长圈的流行病 把教育焦虑传导

    每天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 真的要把孩子变成“鸡娃”吗? 近期,两张课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两张课表来自一个家庭,一张是10岁读小学四年级哥...
  • 第二届丰台区中小学生魔方十强挑战赛开幕

    央广网北京12月16日消息 备受关注的第二届丰台区中小学生魔方十强挑战赛于2019年12月14日在丰台区少年宫(东区)炫目开赛。本次活动由丰台区少年宫主办,是少年...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加强“职业性”

    一般认为,我国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基于两个考虑,一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国际发展趋势。但这显然只是宏观背景,不完全构成促使决策部门大力发展专业...
  • 中小学放春秋假有望“提上日程”

    记者1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办法。 国家发改委等...
  • 高职扩招“社会生” 老爸成“学弟”

    有院校计划招600人,近900人报名,不得不提前关闭报名窗口; 有院校想多扩招些社会生,但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担忧,会不会导致自己的大专文凭变“水”; 有酒店负...
  • 来华留学生:理解中华文化 逐渐爱上中国

    17岁那年,我到中国读高三,喜欢上了中国舞蹈、中国历史、中国古装剧。中国文化在我看来,就像是个永远猜不透的谜题。 我父母在年轻时就到了中国,他们希望我也...
  • 科教时评:看不见的指标更值得关注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在这项面向79个国家和地区约60万名学生的测试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
  • 铭记历史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也是屈辱史,每每思及,不能不生发出剜心之痛。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青少年读懂历史、熟知历史,就能激发出不忘国...
  • 上海将建“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 打造新型

    中新社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陈静)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教、城融合新发展论坛12日举行。会上宣读了关于邀请临港新片区高校联盟共建产业大学倡议书,计划建立...
  • 斯坦福开设人工智能混龄课

    近日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上,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中心主任蒋里透露,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种人工智能混龄科目,让小学一年级至高...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